望都县农业农村局关于雨后农作物恢复生产技

<

受“杜苏芮”影响,科学应对特殊天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提早研判,牢固树立农技服务意识,强化防灾减灾技术储备和推广力度,将成灾风险努力降至最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蔬菜、果树有效供给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望都县农业农村局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玉米、蔬菜、果树应对洪涝、大风、冰雹天气技术建议,供种植户参考:

一、玉米应对自然灾害技术建议

(一)洪涝

1.灾害影响

玉米植株短期浸泡在水中,会引起根系中毒,部分根系腐烂;长时间淹涝,会导致玉米根系窒息死亡。渍害发生后,玉米植株根系活力下降,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减弱,生长发育迟缓。涝渍对玉米的危害程度与玉米生育进程有关:一般情况下,玉米植株越大对涝渍危害的抵抗能力越强;通常在抽雄散粉期对涝渍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但处于小喇叭口期玉米对涝渍抵抗能力较弱。此外,涝灾发生时,土壤水分饱和、土质松软,如同时伴随大风天气,玉米极易发生倒伏。

2.预防措施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挖好排水沟,并及时对大沟大渠进行一次加固检修;及时清理田内排水沟,做到及时排除地面水。

3.灾后补救措施

(1)及早排除积水。对出现沥涝积水受淹的田块,及时疏通沟渠。利用排水沟,或采用机泵等设施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长时间浸泡。叶片上有大量污泥时,及时清洗,以增加叶片受光面积,促其尽快恢复光合能力。

(2)适时中耕散墒。待雨后天晴,对田间积水退去的地块适时进行中耕锄划。既有利于土壤散墒、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又可破除土壤板结。中耕时,注意不要损伤刚长出的气生根。对于出现倒伏的玉米植株,可视情况将植株扶正,基部围土压实,防止二次倒伏,促气生根早发。

(3)补施速效肥料。受涝渍危害的玉米,一般表现为叶片发黄,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灾后,要及早补施速效肥,促其恢复生长,可根据生育进程合理施用化肥:对于尚未追施穗肥的玉米田,可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对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田,可将大喇叭口期追肥与灾后施肥相结合,适量增施;对于已经追施穗肥的玉米田,可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注意事项:追肥要避免撒施,应开沟深施或结合中耕施用;雨后放晴时,有条件的地块可喷施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一般连喷2次、间隔7天。注意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要完全溶解混匀,以免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叶片灼伤,加剧灾害程度。

(4)加强病虫害防控。受灾玉米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抵抗病虫危害能力降低,加之,灾后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极易诱发病虫草害发生。针对雨后田间湿度较大,重点做好玉米螟防控。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做好重点病害防控:夏播区加强褐斑病、根腐病、顶腐病等病害防控;春播区加强大斑病等病害防控,其中早春播种的春玉米,要防止雨后骤晴时青枯病的发生。春播和夏播区都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zx.com/wdls/xxpx/12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