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我不退——抗疫一线纪实
文/屈慧启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鼠年的大门,这一刻,本该是崭新的、幸福的,但却被新冠肺炎的疫情打破!
刘丽护士长主动请缨,担任第一批进入感染性疾病科的护士长。除夕夜感染科隔离病房收治了第一名疑似患者,隔离病房的医护技人员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首先进入病房的是护士长刘丽,患者是一名从武汉回家的大学生,因为出现了发热咳嗽症状而就诊。她知道这个孩子面对全副武装的医护是怎样的心情,她安慰孩子不要怕,并和他聊起了武汉的樱花是不是特别美,他们的大学生活怎么样……孩子紧张的情绪逐渐放松下来。刘丽鼓励他,只要你配合检查和治疗,一定会好的。刘丽一边给他做心理疏导,一边抽取血标本、采集咽拭子。这样的工作在日常游刃有余,但是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活动就会出汗,再者佩戴着护目镜,护目镜上也有雾气,还带着双层手套,因此这些操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是对于有着十几年工作经验的刘丽护士长来说,她十分镇静,动作虽慢但是一针见血,很快完成了标本的采集。
当核酸检测“阴性”的结果出来的时候,大家欢呼雀跃,这是多么好的消息,是这个新年最动听的消息!患者的症状基本痊愈,高高兴兴出院了。而刘丽自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五一直未回过家,她带领着姐妹们奋战在抗疫的最前沿,她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和患者零距离接触。由于防护物资紧缺,为了节约,他们一天到晚不敢喝水,不敢多吃饭。只要有人进了病房,只要能再坚持工作一些时间,他们都是说,我能行,我一个人可以,别再浪费一套防护服了,这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当他们走出病房,摘下手套,汗水已把双手浸泡的面目全非;摘下口罩和防护面罩,脸上已落下深深印记甚至伤痕;脱下隔离衣,汗水已浸湿了他们的后背……医护人员,是与生命站的最近的职业,生命将来,他们迎接;生命将往,他们送别;生命受苦,他们全力治疗。说他们伟大,他们不会承认,他们说都是本职工作。
医院感染科隔离病房的医护团队,是这场战役里,最勇敢的冲锋者、最坚强的后盾、最美的逆行者!
新冠疫情的蔓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武汉疫情防控胶着对垒的关键时刻,到武汉去,到前线去!一时风靡临床各个科室,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让马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泪目!经过综合评估,心内科刘云飞医生请战成功。当名单公布的时候,大家不禁动容和敬佩,纷纷为她加油点赞!当看到刘云飞到武汉发的朋友圈,一头秀发的美女转身变成了帅气的光头小伙儿!我们再次由衷地赞叹她是一名优秀的党员、一名有担当的医生!女子哪有不向往长发的,没有这场疫情,这样义无反顾地剪掉青丝哪有不心痛的!但是看到云飞唯美清澈的眼睛,那么坚毅,那么从容,巾帼不让须眉此刻就是云飞的写照吧。我这样写着,却有热泪淌下来……世上哪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只不过有人需要,才有人甘愿牺牲自己,他们没有想成为英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只不过拼了全力、尽了职责而已,扶危渡厄,医者担当!
昨天小雨夹雪,气候阴冷。冯英会院长前天就说天气预报最近几天可能有雨,于是提前搭建了遮雨棚,所以昨夜预检分诊的工作人员和就诊的患者均不会被雨雪淋湿。疫情当前,我们的院领导与职工携手战“疫”,在寒风中依然坚守。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职能科室、医技科室的员工,平日里他们是主任的助手,协助整理资料、发通知等普通工作。但是在来势汹汹的疫情到来之际,都被编入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队伍,由门诊部问主任统一领导、安排。经过培训他们被分为若干小组,24医院的最前沿进行测量体温、追问出行史、登记分诊。尤其是晚上,他们长时间穿着隔离衣、防护服,戴着外科口罩、手套,但是仍然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在人流少的时候,他们就时不时的跺跺脚,蹦蹦高,眼睛一瞥见有人,立马归位,热情的招呼、专业的询问,并对人们高度的配合表示感谢。
还有一群人,他们是后勤人员,有电工组、保安团队、消防安全、保洁员,平日里他们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