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

白癜风医生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作者

南风窗执行主编赵义

今天(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三分钟看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就在本次大会开幕前一天,中国政府网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年不容易,但我们还是胜利了》,时长只有1分15秒。出镜的是各行各业的普通老百姓,谈起年的感受,出现频率最高多的是3个字:不容易。

年太不容易了,这是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视频中,谈起对年的期待,无不是疫情尽快过去,各行各业彻底恢复正常运转。一位妈妈说,期待正常上班,孩子正常上学。身边的小朋友马上调皮地说“我不想”,惹得妈妈哈哈大笑。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疫情的阴霾终将过去,开心的笑声会越来越多。

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图源:中国政府网)

听完总理的报告,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家里的老人问,报告里对养老金是怎么说的啊?我一下子有所触动,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但又和每一个普通中国人息息相关。各行各业的人们也都像我家的老人一样关心着全国两会,都想看看对自己有影响的政策有没有变化,怎样变化。关心的角度各异,但愿望都是一样的: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

老百姓的心理是很朴实的。正是在这些朴实的想法里,折射着中国政府施政合法性的根基。政府对老百姓生活得好不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自古以来就扎根人心深处的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今天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更当如此。

多年来我一直参与对全国两会的报道,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条主线是始终不变的,就是把保障民生放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次都专门进行安排,即使在财政困难时期,也会要求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一条底线是始终鲜明的,那就是政府对民生的责任。

年也不例外。

习惯了就觉得理所应当,但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不是所有国家的老百姓的生活都能越过越好,也不是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更不是所有国家的政府都有能力把保障民生工作做到位。相反,我们会看到很多例子,一些国家的百姓深陷困蹙,无所依靠;一些国家的政府最关心的是个人、党派的争权夺利,而不是老百姓过得怎么样;一些国家虽然怀有善政之念,却因为国家能力缺乏、经济不振或者长期动荡而无能为力。

新冠病毒疫苗在中国全民免费

过去我们常说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其实政府更有好坏之分。保障民生就是衡量一个好政府的价值尺度之一,甚至可以把它放在第一位。

年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中国和欧美国家应对疫情的不同表现也引起过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zx.com/wdls/xxpx/8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