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说故事千里光的故事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 http://m.39.net/pf/bdfyy/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户住在深山里的人家,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叫美美,一个叫冬冬。但是两个女儿刚出生的时候,眼睛都不太好,看不到远处的东西,而且总是常常流眼泪。老两口求了很多名医用了很多药都没有效果,直到后来一个百岁老人教他们用了这种黄色的不起眼的小花煮水后,用冒起来的热气来熏孩子的眼睛,并喝水,从此美美和冬冬就有了一双明亮又美丽的大眼睛。相传她们俩可以看到千里之外。于是人们就称这种植物叫做千里光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美美和冬冬的房子外都长满了这种黄色的小野花,有一天,姐妹俩到山里采药的时候迷了路,天黑了,到处都是漆黑一片,但是姐妹俩很勇敢并不是坐在那里哭泣而是不停地走啊走,因为她们相信总会找到回家的路。终于,她们看到远处有一种黄色耀眼的亮光,于是她们忍着饥渴劳累向那些亮光走去,一直就走到了自己的家,原来那些亮光就是屋子外面的不起眼的小黄花发出来,它们的光在漆黑的夜里一直可以亮到千里之外的,于是千里光的名称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千里光除了对眼有帮助外,还能治疗疮癣,故有“如果识得千里光,全家人人不生疮”之说。

千里光

九里光、九里明、一扫光、千里明、七里光、光明草。

苦,寒。归肺、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1.痈肿疮毒。本品苦寒,具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用于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可单用鲜品,水煎内服并外洗,再将其捣烂外敷患处,或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若与白及配伍,水煎浓汁外搽,又常用治水火烫伤,此法也可用于褥疮及下肢溃疡。

2.目赤肿痛。本品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江西民间草药》单用本品煎汤熏洗眼部,治疗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或与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等配伍使用。

3.湿热泻痢。本品味苦性寒,又入大肠经,具有清利大肠湿热之功。用于大肠湿热,腹痛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制成片剂服用。

此外,本品尚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治湿热虫毒所致之头癣湿疮、阴囊湿痒、鹅掌风等,可煎汁浓缩成膏,涂搽患处。

1.千里光配金银花千里光清热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力加强,用于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

2.千里光配夏枯草千里光清肝明目之力佳;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两药合用,清热泻火,明目,治疗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

3.千里光配败酱草千里光有清利大肠湿热之功;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两药合用,清利大肠湿热,治疗湿热泻痢腹痛,或便下脓血,里急后重。

4.千里光配蒲公英千里光清热解毒作用强;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两药合用,清热解毒,消痈,治疗痈肿疮毒。

脾胃虚寒者慎服。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

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地上部分。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夏、秋二季采收,扎成小把或切段,晒干。生用。

1.古籍摘要

《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

《本草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药性论》:"主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食疗本草》:"主时气盛热,疳,小儿惊痫。"

《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医学入门o本草》:"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瘘,治小儿风热惊痫,杀疳虫,疗黄疸,止久痢。"《本草述》:"治喉痹。"

《医林纂要》:"平相火,泻心火,坚肾水,镇静治痫,清心宁神,明目去热,磨汁点目去赤肿,退翳膜,涂痔瘘脱肛,杀下部虫。"

《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

《随息居饮食谱》:"治疔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zx.com/wdqs/fzqs/10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