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冬日的午后,在望都县阳光尚科保障房小区的一块空地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坐在马扎上,正铿锵有力地宣讲十九大精神,四周围坐着不少“听众”,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甚至忘记了天气的寒冷。
刘大兵(右一)正在宣讲十九大精神
老听友们拍手称赞
宣讲十九大精神的老人名叫刘大兵,今年78岁,是望都县社的一名退休职工。他和白平在、胡英才、杜跃欣等同为70多岁的“老伙计”一起,每天走乡村、进社区,义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国际时事新闻,至今已经坚持了整整17年。
时事宣讲员刘大兵
刘大兵喜欢别人称他为“大兵”,在他们的圈子里,“大兵讲时事”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大兵祖籍顺平县,年轻时当过兵,18岁就在部队入了党,年来到望都进入造纸厂工作。年,大兵退休后觉得应该给自己找点事儿干,他自费订阅了《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参考消息》、《大江报》等十几种报刊杂志,还经常去书摊儿淘各种各样的文学历史时政书籍。每天,大兵都会读书看报做笔记。他说:“我不打麻将不抽烟不喝酒,就喜欢看书,一天不看就浑身难受。”这么多年下来,大兵订的报纸都以“吨”为单位,家里的各类书籍达多册,他的房间就像个小型图书馆。
常年坚持学习,让大兵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喜欢给别人讲国家大事世界风云,比如中美关系、南海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等,只要开讲就停不下来。大兵每次宣讲时候,都会戴着党徽。“我是一个60年党龄的老党员,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都不能忘了当年入党时的誓言。”
刘大兵在望都火车站附近宣讲
讲到精彩地方听友都笑了
大兵讲时事--中国和平、和谐、稳定的发展观
大兵每天宣讲的地方都不一样,固店镇井泉村、望都火车站、教育局家属院、名都广场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从周一一直讲到周六,只有周日才休息一天。只要天气允许,大兵都会出门给别人讲时事。如今,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最多时候听众有多人,就连定州、顺平等周边县市的听众都慕名过来听大兵讲国家大事。
农民读报员白平在
73岁的白平在是望都县城内村的一名普通农民,每天,他都会来到望都九龙河畔的九龙公园,找个人多的地方,拿出随身携带的《参考消息》,给游园、遛弯的人们大声朗读新闻。附近小区居民几乎都认识他,亲切称呼他为“老白”。每次在公园里遇到他,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老白,今天给我们读点啥啊?十九大刚刚闭幕,给我们说说外国怎么看待十九大吧?”“你算猜对了,今儿就给大家读一段美联社的新闻《世界眼中的十九大头条都是啥?》……”
白平在讲述他读报的故事
白平在读报读了快10年了,10年前,他和儿子在北京做肠衣生意。年,由于金融危机企业倒闭,他们回到了望都,儿子在外面打工,他安享晚年。老白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改革开放就是好”。“改革开放以前,我家四口人只能分斤粮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们家打了斤粮食,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感谢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政策,感谢共产党的恩情。”从年开始,白平在就在家门口当起了“义务读报员”,让身边的人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大事。“读报时候也遭到过白眼,偶尔还会和我争辩几句。我读报啥也不图,就想宣传正能量,尤其是有些年轻人不读书看报,走路都低头玩手机,脑子里一些思想都是错误的,总这么下去我们的社会怎么进步,国家怎么发展啊?……”老白说,只要走得动路,他就会一直读下去。
民间诗人老胡老杜
78岁的胡英才是原望都县工商局的退休干部,退休以后,他重新拿起了书本。“活到老,学到老,脑子越用越灵,我就琢磨着不能让自己的脑子退化了。”胡英才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就开始阅读名人传记,历史书籍。他说,读史可以让人明志。至今,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近20年。现在,胡英才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强,他能够流利背诵所有毛泽东诗词。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要做到14个坚持,胡英才用了三个晚上时间,按照顺序把14个坚持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他一口气脱口而出。
胡英才展示他写的诗
胡英才最大的爱好是写诗,在他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满了自己创作的七言绝句。而且,胡英才基本是看到什么写什么。十九大召开时,他写了一首《十九大感赋》:“辉煌成就举世惊,宏伟蓝图又启程。砥砺奋进兴特色,基本方略百业兴。面向未来复兴路,文化自信要繁荣。科技强军民心安,从严治党是保证。”胡英才至今写了多首诗,一些作品刊登在了《保定日报》上。他和别人聊天一时兴起,就会朗诵自己写的诗,对仗工整,和辄押韵,令人拍案叫绝。
杜跃欣谈自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杜跃欣写的长诗发在朋友圈里
杜跃欣70岁,是四个人中年龄最大小的。他的经历有些坎坷,小时候就读过五年书,辍学后种过地,当过兵,经过商,后来进企业当工人。他经常自嘲,说自己“工农商学兵”全面发展。从望都县物资局退休后,杜跃欣同样迷恋上了写诗,他最擅长写现代诗,经常用诗歌歌颂党和国家,讴歌时代。从退休到到现在,杜跃欣写了近首诗歌。杜跃欣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他是四个人中唯一使用智能手机的,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