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帝遗踪试探尧的源头与归处

尧帝遗踪

——试探尧的源头与归处

五台山冰缘地貌

有关尧的出生地,至今众说纷纭。正好说明上古人物的神秘,合了一个规律——人类民族历史由模糊走向清晰,由神话传说走向文字记载。其中有二:一,尧是否曾经存在过?二,尧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落、部落联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面对几千年前的传说或者历史,以人类今日有限的还原能力或者探索能力,无论你是何等人物,恐很难给以彻底厘清。只能是探索、推测而已。笔者应贾克勤先生邀约,不揣浅陋,也愿就尧文化进行探索。

在此,笔者以“尧文化”概念出现,而非仅仅是“尧”,以避免研究的狭窄。

五台山北台

尧故里六省之争

学界对尧建都立业于平阳,争议不大。而争议最多的是帝尧故里,存在六省多地的说法。除了最著名的山西临汾尧都区、安泽,还有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山东菏泽、定陶、曲阜,河北的顺平、唐县,浙江的兰溪,湖南的桃源、常德等地,都在就帝尧故里进行争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河北、江苏、山东就通过报纸,或者召开研讨会,发声说尧的故乡在某某地。

其实,笔者以为,这种争论的学术性并不强,甚至很不科学,如果没有科学的求证方法、过程,譬如“二元证据”法,只是在传说及文字间求来求去,都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不具有科学精神,只能是民间的一种文化游戏而已。而其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学术本身,而是夹带着利益的企图。如山西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刘改芳说,“名人故里之争,实质上是利益驱动下

的资源经济博弈。每挖掘一个名人故里,就可以开发一个旅游景点。”

雄浑太行

再深一步说,“名人故里之争,是对品牌的争夺,地方希望通过名人、通过文化,来营销这个城市、这个地方”。(见《《尧文化的发源地、思想内涵及其历史影响》》《保定学院学报》,年1月第21卷第1期)“营销城市”无可厚非,但如果把似是而非的学术文化夹带进去,那很不严肃,既有辱学术的尊严,又败坏社会风气,有“绑架文化”嫌疑,不值得提倡。

名人故里求证,也不应成为一种“营销模式”。在此,太原历史文化学者王继祖与我同观点,他说,从学术的角度探讨名人故里、历史遗迹,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站在地方利益的角度,是为了给某地贴上名人标签才去研究、去争论,无疑是将学术庸俗化,对历史更是一种亵渎。

年,山西长子县论证“尧王故里在长子”,我曾作为学者参加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论述长子与尧都区在尧文化存在的必然联系。其中发现,这场论证虽然不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其主题是接近严肃的。

尧故里考及其迁徙路踪

有关尧发源地的多种说法里,似乎各有道理,但河北省顺平一说则有些新意,在此做重点研究。请看其立论:尧最早发源地为今天保定市境内的顺平、望都与唐县,三地在地图上形成一个三角形。此说以魏隽如、汤倩为代表,观点表达于论文《尧文化的发源地、思想内涵及其历史影响》之中。顺其思路,笔者探讨如下:

我们已知的“尧”的信息有:姓伊祁,名放勋,因封于唐,故号“唐尧”。

“尧”是其谥号,即“高”之意,这点好理解。“伊祁”二字信息丰富,属于两个地名,山西临汾人认为“伊”在尧都区,安泽人认为“伊”在安泽,山西祁县人认为“祁”在祁县,魏隽如、汤倩认为,“伊祁”在河北顺平县西10km,那里有座伊祁山,尧因山得姓。

从以上望都县地理位置的记载来看,尧出生之地

伊祁山应该在望都县北面的顺平县境内。伊祁山是太行山中东部一个支脉,主峰曰丹陵,祁水发源于此。

“唐”也存在多处说法,譬如山西晋南翼城一带、晋阳曾称唐国,以及河南伊阳均与唐有关。而魏隽如、汤倩认为,唐指河北唐县固城。迄今为止,保定市顺平、望都、唐县遗存有大量与尧有关的古建、村名及传说,是为佐证。

由于尧母自陶(今山东定陶)徙于望都,而尧又封于唐(今唐县),故尧号陶唐氏。

冻胀丘

根据古史推测,唐县为尧初封之国,后来才迁至晋阳,转平阳建都立业。

为什么尧要历经艰难,迁徙于千里之外的平阳呢?

与河北发生大洪水有关系。从地理分析,河北所在的地理属于渤海-中原湾,地势很低,而其北、西西南则是海拔以上的燕山、太行山脉、山西高原。

唐尧后期,河北发生大规模的洪水,据说是由于连续不停的暴雨导致黄河淤泥决口,进而改道所致。保定市境内的顺平、望都与唐县,属于狭义的古冀州之域,当黄河水流进入冀州后,与其境内的拒马河、易水、唐河、濡水四大水系的9条支流汇集,形成洪荒巨流后东入大海。

尧都固城就建在唐河出山口而流入平原地带的位置上,九水奔流,造成黄河下游泛滥,淹没了太行山以东陶唐氏所居区域。尧部落虽经治水,但人不能胜天,尧被迫率部落西迁山西高原。

晋冀两省分界:长城岭

考察尧迁徙行踪,结合古代交通地理,存在几种可能:

一条是向西北经涞源,循唐河河谷穿越太行山,进入山西灵丘,再辗转忻州代县一带,南下山西,经过忻口,穿越系舟山进入太原盆地,暂居晋阳;

一条是向西经阜平龙泉关峡谷,进入五台山石咀,而后沿着五台山南麓,进入忻定盆地,再折儿向南,穿越系舟山进入太原盆地,暂居晋阳;

河北阜平龙泉关

一条是经滹沱河峡谷,穿越太行山脉进入盂县,而后向西沿着杨兴河河谷进入太原盆地……

有人说,还可能南下选择穿越太行山脉的陉口,进入山西,这个可能不大,因为河北已经遍地泽国,南下没有出路,最好是向西、西北直接穿越太行。对于尧部落,其安身立命之地在山西,山西是中原人类的托庇所。

迄今为止,太原有些许唐尧遗迹,《都城记》里记载:晋阳城北二里有唐城,尧所筑。而太原市清徐境内有一个尧城村,遗存的尧庙属于国宝单位。我曾经在年春前往考察。

那么,为什么尧部落又离开晋阳南下平阳呢?

不得认知。大概是平阳在古代生存更趋优越性吧,当这支部落先民辗转流离穿越灵霍峡谷,望见平阳盆地的景致时,似乎发现了乐土吧。

  

《山西密码》《山西密码》《山西密码》

了解山西及北中国的必读书

奋发有为推荐书

购买请扫码







































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zx.com/wdwh/yxfa/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