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都人物志10朱冰天才少年篆

朱冰近照

艺术简介

  朱冰,男,汉族。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号融斋、别署涣盦。自幼喜好书法篆刻,师从崔志强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晋阳印社社员、望都县政协委员。

  和朱冰相约做专访,正好赶在他刚刚获得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祭侄文稿杯”大赛获奖的第二天。一脸淡定的朱冰对于自己能够获奖似乎并不意外,篆刻师从著名艺术家崔志强,篆书则拜足于“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友谊。20岁就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而且连续两次获奖中国书法家协会大展即可成为河北省书协理事。许多从事书画艺术的人一辈子难以达到的高度,年出生的朱冰目前都已经得到了。这几年,朱冰参加国内各种专业学术比赛以及商业比赛,有如探囊取物一般,从未空手而归。正如他的篆刻老师,中国著名篆刻艺术家崔志强不无得意的在介绍朱冰时说:这是未来的艺术大师。

一方印章一种人生

  因为父亲出差安徽带回一刀宣纸,从此引起了朱冰对书法的兴趣;因为跟书法老师学习,看见作品完成以后盖上的钤印,从此有了朱冰不同凡响的人生。

  朱冰8岁那年,偶然的一次机缘,父亲去安徽泾县出差带回一刀宣纸,后来找了本字帖,也记不得是《曹全碑》还是《张迁碑》,自学了一年之后又中断了。大概在12岁的时候,父亲找了望都县一位老师教朱冰学习书法,在老师的工作室,朱冰只写了半天的字,到中午的时候,书法老师创作一幅作品,完成盖上印章的时候,朱冰一眼就被红色的篆刻印章所吸引。从此,篆刻以一种超自然的魔力,让朱冰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门艺术。

  至于为什么对篆刻“一见钟情”,朱冰现在也说不清楚,只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莫名的冲动,非常想知道篆刻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并且极其希望有一方为自己所独有的印章。年少的朱冰可谓是少不更事,原来父亲一门心思想让他跟着老师学书法,没想到,一方印章让朱冰有了不同的想法,那就是“不学书法学篆刻”。当时书法老师说:“你想学篆刻必须要先打好书法基础功底。不然是无法学习篆刻的。”随后,父亲就直接开车带朱冰到保定市里买了篆刻的刻刀、青田石、印床、篆刻字典、印谱。朱冰开始正式学习篆刻。没有家道渊源,也没有跟书法艺术沾边的亲朋好友,偶得的一刀宣纸,偶见的一方印章,一个堪称天才的孩子走上了一条让人惊叹的艺术之路。

  朱冰说,父亲对于自己的爱好一直很支持,虽然父亲从事的工作跟艺术无关,但只要是好的一些爱好都积极鼓励。在学篆刻之前我有很多其他的爱好,比如集邮、阅读古生物以及考古书籍。十岁左右的孩子爱看漫画书,但是我比较喜欢读一些古生物考古方面的书籍。开始,父亲只是觉得我爱好篆刻可能是一时性起,孩子三两天的热情罢了,所以也没有太过于在意。然而,让父亲没有想到的是,上初中的时候,我对于篆刻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记得有一次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开始搞篆刻,一直刻到了第二天凌晨三点多,而自己竟是浑然不觉。

  朱冰说,现在篆刻起来感觉很轻松容易,但是刚开始学那会,因为手上没劲,刻青田石感觉很硬。当时用的刻刀相对简易,就是用麻绳把刀柄椽起来,增大摩擦。因为白天学习文化课,而且白天刻印没有感觉,所以大部分篆刻都是晚上进行,以至现在养成了一种习惯,几乎所有的篆刻创作都是在晚上进行,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自己的创作,包括现在创作的一些获奖作品几乎都是晚上完成的。记得刚开始学习篆刻时,自己完全沉浸其中,有时候刻印感觉手上湿乎乎的,这才发现刀柄上的麻蝇已经被血浸湿,手指已经被刻刀磨破而自己却全然不知。

反向握刀与众不同

  朱冰学习篆刻,最初是全凭孩子玩性所致的自学,后来买了一本吴颐人著《篆刻技法》,开始照着书上来学习。因为前期学习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以致朱冰握刀的方法跟别人相反,与众不同。

  朱冰说,有一次,著名篆刻艺术家王丹老师来北京讲课,看到我的作品感觉很奇怪,他现场让我拿出石头来刻,这才发现我刻出的印章线条以及崩裂感跟另人完全不同。也算是阴差阳错成就了自己的一个习惯,但内行人一眼可以看出来,我的作品线条与别人有明显的区别,刀的走向也跟别人不一样,我刻的线以及崩裂的面与别人相反。崔志强老师、王丹老师说他们都没见过这种方式,但是现在看起来好象也不算是错误,我是从小就完全习惯了这样的方式,现在让我按传统方式来刻我反而不适应。

  朱冰与众不同的篆刻方式,让传统的篆刻艺术家深感诧异。朱冰说,七、八年前没有人看过我的作品,也没有提出过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方式没有问题,线条的这种质感刻出来和别人的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内行的人还是可以通过作品看出走刀不一样,还有握刀方式、运刀方向不一样。在刀法运用上,有的人严格遵循传统,握刀方式,运刀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线条出来很弱,或者出来的质感不好,这是刀法的问题。虽然我的握刀方式和运刀走向跟别人不同,但是出来的效果却不错,多年的习惯也就不再改变了。

年少成名屡获大奖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已被不少人奉为圣典。年少便已成名的朱冰没有想到自己18岁就能够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大展,更没有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获奖有如探囊取物。

  朱冰说,自己在学习一两年后就开始参加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14岁的时候参加保定市的一个比赛并且入展,当时非常高兴;16岁参加第四届北京大学“燕园杯”书画篆刻获得金奖。后来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展览,几乎没有例外,但凡参赛基本上都能够入展或者获奖。一些人在报刊上看到我获奖的消息后,就到家里来看我的作品,市里、县里的文联或宣传部的领导也给予了很多的关心。

  朱冰说,18岁参加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国展并且成功入展。那是年5月22号,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有入会资格的大展,那次入展的是篆刻。按照中书协的规定,入选两次国展即可入会中国书协成为会员。得到入展通知后第一个给父母打电话,紧接着给崔老师打电话,给王友谊老师打电话,我爸妈很兴奋,崔老师鼓励,王友谊老师教导说,以后篆书也要争取获奖。因为是第一次入展,自己非常兴奋,恨不得打电话告诉所有人。

  当年的7月份,朱冰的篆刻作品再次入展中国书协大展,直接取得了入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资格。连续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大展中入展并且获奖,朱冰的信心更足了。到年10月份,朱冰第三次准备参赛中书协大展,这一次,他希望自己的篆书作品能够被评委所赏识,投了篆书和篆刻作品。为了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朱冰找到当时正在进行封闭创作的著名篆书名家王友谊。在名家的提点之下,朱冰进行了充分准备,创作的作品在寄出之前又请王友谊老师把关,功夫不负有心人,年10月份,朱冰的篆书果然入展,这也是朱冰一年内第三次入展中书协大展。

名师高徒惺惺相惜

  能够师从于崔志强和王友谊,这是中国许多从事篆刻、篆书艺术的人梦想中的事情。名师的胸怀总是宽阔的,当朱冰把自己的篆刻和篆书作品呈送到崔志强王友谊面前时,已经不收徒弟的崔志强爱才惜才之心瞬间泛滥;同样,王友谊也毫不犹豫给予了朱冰最真诚的提携。如今,名师高徒,惺惺相惜,以至崔志强的女婿都有些“吃醋”,感觉岳父对朱冰比对自己这个姑爷更好、更亲。

  崔志强也风趣的向本刊记者介绍过,朱冰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可谓天赋异秉,是块璞玉,及至今后好好打磨,必将成为中国书坛的“至尊宝”。王友谊说到朱冰也是一脸的自豪,虽然朱冰的年纪很小,但是所取得的成就却不少。说到朱冰的成就,王友谊认为除了天赋,小伙子还有的一个特点就是执着和勤奋,虚心请教,而且胆子很大,什么样的名家他都敢自己找上门去求教。

  拜师崔志强,就是因为一次展览,看到了崔志强的篆刻作品并在现场索要到了电话,在年,16岁的朱冰准备报考中国艺术研究院而不被允许的时候,看到招生简章的讲师名单中有崔志强,于是冒失地给崔老师电话,同时带着自己的书法和篆刻作品直接来到崔志强面前。朱冰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崔志强在看了看朱冰的篆刻作品,又看了工稳印、铁线之后没说话,然后问书法带了吗?当时记得带了四件篆书,两个对联,两个条屏。打开看了之后,崔老师连声说,书法比印章好!书法比印章好,书法非常好!随后,崔老师当面就直接给艺术研究院打“门槛别定这么高,他(指朱冰)这个我看了,作品挺不错的,尤其是篆书!很好!”朱冰此时也不知道对方在电话里说些什么,只听崔老师说,篆书肯定比我写的好啊!朱冰说,这一句话,让我诚惶诚恐了很久。在崔老师的帮助下,朱冰最后顺利入学,最后顺利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修班。

  如今,为了时刻聆听恩师教诲,朱冰直接在崔志强工作室附近住了下来,这对师徒一同创作,一同研究,甚至郊游、钓鱼都是相邀同行。

  崔志强曾经在年时对朱冰说过,你现在的篆书我还可以教你,等我教不了你的时候我再给你介绍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篆书大家,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友谊。朱冰说,特别喜欢王老师的篆书作品。他的作品感觉特干,那种篆书线条就像碳条一样,当时不知道他是如何写出这种字体风格。等到去平谷拜访王老师的时候就向他请教这种字体的书写方法,王老师就给我示范,待他落笔之后,我顿时就明白了,如果不现场观看,我可能永远不知道他是如何写出来的,也就是说王老师把真传传授给了我。后来,王老师给了我一些近几年他的作品集和刊登作品的刊物,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精髓。王老师还指点我应该多去学写一些石鼓文,用这种笔法去写。包括篆书的用笔方式、书法转折技巧、枯笔风格、石鼓文作品都指点到了。

  朱冰说,不论是崔老师还是王友谊老师,他们都会指点出技法的精髓所在,他们教授的谪系真传,必将使自己受益终生。

  21岁的朱冰,追求时尚,喜欢名牌,这和时下生活在北京城里的年轻人并无两样。然而,篆把刻和书法当作是自己正在从事和必将终身从事的艺术,爱好国学、诗词、京剧,这又跟流连于酒吧,往返于游戏厅的年轻人有太多的不同。毕竟,花样年华的少年,能够用自己的艺术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极有品质,这样的人并不算太多。或许,这正是一个天才不同凡响的原因所在。

书法篆刻作品部分获奖入展情况:

年10月,首届“普阳杯·和谐中国“全国书画大奖赛三等奖

年10月,纪念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五十周年“桥韵”艺术奖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年3月,“中国人寿杯”全国慈善书画大赛优秀奖

年1月,山西省“晋阳杯”全国篆刻大赛三等奖(晋阳印社)

年1月,“姚丹坡杯”保定书画大展二等奖(保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

年5月,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年7月,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年1月,“高远杯”河北省书法大展三等奖(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省文联)

年5月,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年7月,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年12月,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年1月,“官塘杯”中华朱方全国篆刻大赛特等奖

年2月,山西省“晋阳杯”第二届篆刻艺术大赛一等奖

年9月,“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最高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作品入编:

《石家庄市第二、三、四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

《山西省“晋阳杯”第一、二届篆刻展作品集》

《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集》

《首届“张芝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集》

《“高远杯”河北省书法大展作品集》

《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

《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集》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作品集》

《河北省首届临书展作品集》

《河北省首届篆书展作品集》

《“官塘杯”中华朱方全国篆刻大奖赛作品集》等

-03-10作者:辛朋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白殿疯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zx.com/wdxw/gaishu/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