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是一个闹中有静,静中又有一分历史文化气息的沉淀和一分被铅华洗净的安逸和淡泊的城市!也是一个让人无法忘却的城市!
品尝正宗的西北小吃乾县豆腐脑
陕西省乾县地方传统风味小吃,用黄豆磨浆点制而成。其特点是:色白软滑,味美可口。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胡罗卜素和钙等营养素,并易于消化。
乾县锅盔
乾县锅盔公元六二四年至七零五年,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烹食困难,监工士卒便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兹后多经改进,形成独具风味的食品。锅盔直径八寸,厚六分,形似菊花,内瓤起层,美味可口。
乾县挂面
乾县挂面手工做成,细、白、筋、光,面丝细匀,加上烹调时汤煎、油旺、醋酸,并以嫩韭菜、白菜心、鸡蛋饼切碎置汤中做“漂稍”,色、香、味俱佳。酒后食用,解酒开胃,引人食欲。
馇酥
仅听名字就已经猜出其特点了,自然是因为其十分酥脆,吃起来才会有“嚓嚓”的声音,加上名字里有个“酥”字,那就更确信无疑了。传说馇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乾县小吃中历史最为悠久,唐代祭祀乾陵时作为供品,偶然的机会传入民间。所以远道而来的客人若想一品味美价廉的宫廷美味,乾县馇酥是再合适不过了。
辣子蒜羊血
将羊热血接入盆中。用马尾箩滤去杂质,倒进同量的食盐水,细棍搅之,匀,凝结成块后改切成较小的块,投开水锅煮,小火血固如嫩豆腐,捞出,呈褐红色,舌舔之略咸。至此羊血制成,可泡在清水盆里备用。清晨,或是傍晚,食摊安在小巷街头,摆设十分简单,一个木架,架子上是各类碗盏,分别放在盐、酱、醋、蒜水、油泼辣子、香油。木架旁是一火炉,炉上有锅,水开而不翻滚,锅里煮的是切成小方块的羊血。羊血捞在碗里,并无许多汤,加各类调料便可下口了:羊血鲜嫩汤味辣、呛、咸,花椒、小茴香味窜扑鼻。咸阳有一人,可以说什么的都不缺,只是缺钱;也可以说什么的都没有,只是有病。病不是大病,体弱时常感冒。中医告之:每日喝人参汤半碗,喝过半月即根除感冒。此人拍拍钱包,一笑了之。卖辣子蒜羊血的说:买羊骨砸碎熬汤每早喝一碗;再每晚吃羊血一碗吧。如此早晚不断,一月后病断。
石子馍
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制作奇特,风味别致的古老食品,叫做石子馍,也叫干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是用烧热了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
武功旗花面
一种面食。选用精粉制作,面条细而长,以大肉、鸡肉婉汤,蛋饼、黄花、葱白为佐料,酸味出头,是当地群众的一种传统食品。是武功的独特风味小吃,盛名远扬。也有叫“奇花面”的,因面上五颜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鸡蛋花、葱花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故得名“旗花面”。传说还是康海从宫廷里带回来的。明孝宗的正宫娘娘得了一种怪病,茶饭不思,容颜消瘦,太医束手无策。御膳房有位厨师,农家出身,知道娘娘是多食山珍海味、营养过剩所致,他做了一碗酸汤细面条敬奉皇后。当娘娘闻到酸香味,便有了胃口,一品尝,生津舒胃,越吃越爱吃,身体也就康复了。这位厨师作的就是旗花面。
彬县御面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
蓼花糖
蓼花糖是三原县的传统名贵食品。蓼花糖原名“僚花糖”(“僚”为关中方言,意思是“好”),已有多年历史。据说清末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来到西安,对地方官员献上的僚花糖大加赞赏。她见糖的形状酷似在草原上见到过的蓼花,便饶有兴趣地说了出来。后来人们便选用“僚”的谐音,改称为蓼花糖。蓼花糖以糯米为主料,配以黄豆、白砂糖、饴糖和芝麻仁等辅料,成品为圆鼓槌形,个大体轻,金黄的表皮上均匀地沾满芝麻和砂糖,里面是雪白的蜂窝状糖心,吃起来香甜酥脆。
淳化荞面饸饹
淳化特产饸饹是淳化县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被列入咸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淳化县荞面饸饹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已产生。荞面饸饹制作包括面粉加工、调面、压制、熟辣椒、煎臊子汤等有一整套非常考究的制作工艺,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其“筋长光亮、香辣宜人、柔瓢可口”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爱的面食。
咸阳琥珀糖
琥珀糖,又叫虎皮糖、虎皮夹心糖,简称皮糖。它是咸阳和陕西的名特食品。曾为宫廷贡品,享誉古今,驰名三秦,称著九州。
礼泉酸辣肚丝汤
讲起礼泉的酸辣肚丝汤,真是有口皆碑,尤以中心街口的礼泉名厨马明义清真饭庄最佳。只见一盆酸辣肚丝汤端了上来,真是色泽鲜艳,香气扑鼻,希里呼噜就吃得只剩盆底了。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久负盛名。是以剔骨鲜羊肉、羊骨加桂皮、花椒、小菌香、草果、精盐、味精制作而成,食用时配烧饼或白吉馍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酱、鲜蒜瓣,则肉烂汤清,肥而不腻,别具风味。
菜疙瘩
咸阳人蒸制菜疙瘩一般常用的是野菜为多,根据时令用不同的野菜蒸制,如荠荠菜、灰灰菜、苜蓿菜、槐花、榆钱等等。
◆◇咸阳不可错过的旅行景点◆◇
古镇乡村1、袁家村
袁家村坐落在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九嵕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距西安一个小时车程,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走进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只见民俗文化一条街上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的传统建筑鳞次栉比,透过门窗向屋内看去,特色十足的手工作坊里,有现做现磨香油的、有传统手工艺制作卢记豆腐的、有加工酸奶的……一幕幕传统工艺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爬山游大唐昭陵,韦贵妃,长乐公主地宫。来袁家村赏花,杏花,梨花,桃花,苹果花应接不暇。袁家村主要景点有:昭陵、昭陵博物馆、礼泉御桃观光园等。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陵园面积30万亩,周长60公里,陪葬墓多座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陵山上广植松柏,风景独特,山势孤耸回绝,登上陵山,劲风呼啸、乱云飞渡、南瞰秦川、北望沙塞、右盼乾陵、揽物思情,追忆先祖功业、激励人生志节。从唐贞观十年(公元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昭陵博物馆位于李勣墓前,始建于年,原名为昭陵文物管理所,年晋升为昭陵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昭陵博物馆主要分为三大主题四个展厅。分别为昭陵文物精华展、唐墓壁画展、以及碑林一、二展厅。昭陵博物馆现存由40余座陪葬墓出土的多件精美文物,如国宝级文物——贴金彩绘文武官俑,有唐三彩中极为少见的蓝彩女立俑,有展现中西方友情和文明桥梁的丝绸之路等。唐墓壁画展厅里为大家展出了由8个陪葬墓中出土的88幅等级居全国之最的精美壁画。昭陵碑林是与孔府碑林、西安碑林齐名的中国三大碑林之一。
最佳季节:4月-6月和9月-10月。这两段时间分别为春夏相交、夏秋相交之际,气候温和,多为晴朗天气。咸阳冬寒夏热,最好还是春秋时节去。
2、马嵬驿
兴平马嵬驿民俗文化村(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位于马嵬办事处李家坡村,地处杨贵妃墓--黄山宫景区向西一公里处。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该项目主要包括驿站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区、民族小吃文化街、垂钓区、家禽生态养殖区、百果林采摘园等八大功能区。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总占地亩,一期项目以民俗文化展示、民俗餐饮为主;二期项目以唐驿站文化、大唐文化为主。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是马嵬历史、社会、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在规划上保护老窑洞遗址26口,收藏老农具及生活用品余件。园区建筑错落有致、古朴素雅;环境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布局有山水瀑布、雕塑小品、亭台楼阁、石雕碑刻等景观;建成民俗作坊街、民俗小吃街、民俗文化展示街、大唐文化街4条民居古街;配套马嵬驿文化广场、百果园、雕塑艺术馆、驿栅城、珍禽园、茶楼、戏楼、农具展示馆、城门楼观景台、娱乐园、祈福殿12大景点。
3、窑洞生态观光园
黄土地窑洞生态度假庄园占地二万余亩,以中国西部特有的黄土高原峡谷沟壑地貌为背景,结合保存完整的百年下沉式古窑洞群落,以“住”文化为特色的极地生态度假酒店,园区内有千年永寿神泉,百年古柿子林,白垩纪峡谷沟壑以及供游人采摘的万果花园,收集保护并发掘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民俗博物馆、中国古镇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黄土艺术博物馆,是一个集生态养生、旅游度假、文史物考、综艺博览、绿色农业等大型综合性生态项目,为展现华夏文明及西北黄土民俗风情,“变静为动”的全新度假旅游概念拓展出一个崭新空间。
“黄土地”为新农村建设及拉动整体旅游产业链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陕西西线汉唐文化游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住宿条件,“东游兵马俑、西住古窑洞、左观法门寺、右拜黄帝陵”,来陕西旅游“吃泡馍、赏秦俑、住窑洞”缺一不可!
4、乾陵第一村
黄土民俗村所占地据传是唐代建造乾陵时能工巧匠的居住遗址,后经修葺,成为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的休闲避暑之地。乾陵黄土民俗村长达0多米的黄土“龙洞”蜿蜒曲折,犹如地下长廊,间隔有序地陈列着关中地区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婚丧嫁娶、寿诞庆典、传统礼节、节令活动、文化娱乐、集市贸易、农耕狩猎和衣、食、住、行等民俗实物或塑像,并在“龙洞”长廊中设有地下餐厅,内容十分丰富,集中展示了黄河流域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和黄土风情。乾陵黄土民俗村占地多平方米,是当年修建乾陵时能工巧匠居住的遗址,女皇帝武则天视察乾陵时,曾在此驻跸,偶得窑洞民居情趣,赞叹不已,后经修葺,皇亲国戚祭拜乾陵时纷纷来此休闲避暑,感受风水宝地冬暖夏凉的妙趣,其中自然形成0多米长的黄土“龙洞”似“龙脉”牵动唐十八陵之“龙首”—乾陵,悠然摆动,蔚为奇观。现存窑洞民居和黄土“龙洞”,经外商投巨资修复利用,集中展示了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繁衍生息的民风民情和窑洞文化的渊源奥秘。在丰富多彩的民俗节目表演中,切身感受到黄土地特有的粗犷豪放,淳朴憨实的民俗气息。从黄土窑洞入口进去,想像中的潮涩和泥土味道一点都没有。在明亮的灯光照射下,清洁、弯曲的小路可谓幽静。一间间土屋和土炕干净利落,泥雕的人物千姿百态,反映出当时特有的民俗。
历史遗迹1、乾陵
?独一无二的夫妻皇帝合葬陵,埋葬了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
?陵园内立有武则天的无字碑,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和故事。
?陵园内有著名的“六十一番臣像”,石像的头部都不翼而飞,成为千古之谜。
?在陵园内博物馆,还能欣赏到精美的唐代壁画、唐三彩等文物。
2、汉阳陵博物馆
?汉景帝的陵墓,能观赏到上千件陶俑,种类丰富,有武士俑、宫女宦官俑、动物俑等。
?通过玻璃通道和幕墙,近距离接触地下博物馆中的上万件文物,有种置身于墓中的现场感。
?可以参加模拟的考古实践,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神秘和成就感。
3、茂陵
?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品最多的一座。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在博物馆中还能观赏到国宝级的石刻,尤其是其中“马踏匈奴”和“跃马”最为珍贵。“马踏匈奴”像,马昂首威然,四蹄稳稳踩在一个匈奴人身上;匈奴人长怒目圆睁,手握弓弩,垂死挣扎。“跃马”,马的后身伏地,前向上伸展,马颈下的石料并没有精细的凿去,整体的石块,更加承托出跃马灵动之美。
4、昭陵
?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徐懋功、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郑仁泰、长乐公主、韦贵妃等40余座陪葬墓,建成了昭陵博物馆。
5、周陵
陵园以西0多株古柏,郁郁葱葱,蔚为壮观。陵园除周文、武王的陵墓之外,还有木牌坊戏楼一座,献殿一座,配殿一座,历代帝王祭祀碑石40余通及姜太公等西周陪陵墓等,是我国御制祭祀碑文最多的陵园,为“咸阳八景之一”,有“小碑林”之称。
6、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原名庆寿寺,寺前有明镜台,台上建有三层砖木结构的楼阁,高五十余米,站在楼阁上可俯瞰寺前全景。全寺共有一百零七个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个佛龛,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主窟大佛依岩跌坐,身高二十四米,是陕西第一大佛,造形雄伟,雕饰富丽,发式作螺髻形,面貌雍容端庆,体态自然丰满,颇显唐代风格。主窟两侧还有千佛洞、罗汉洞等。此外,大佛寺还保存了自唐宋以来历代游人留下的题刻幅,碑碣6通。
7、三原城隍庙
三原城隍庙是宫廷式建筑,整个建筑群由五重院落组成,沿中心左右对称分方式把楼、殿、庑、坊、亭等四十多个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五个廊院相套向纵深和两侧伸展。中轴线上布着三道门、四重牌坊、五座重檐殿楼。应门、戏楼、钟鼓楼、献殿、拜殿、陪殿、寝殿等主体建筑各具特色。坐北朝南的庙门前,高达10米的照壁用水磨砖砌成,正中镶有鲤鱼跳龙门砖浮雕。
8、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园中有胜景园、太真阁、望都亭、观音殿仿唐建筑。建筑内绘制有“太真入道图”,四周镶嵌八组展板,展示有关“马嵬双谜”、“贵妃遗迹”、“贵妃东渡”等的史实与传说。“长恨歌画廊”以三十幅壁画的诠释白居易这一传唱千古的诗篇,展现了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弥难的兴衰轨迹。景区内还有牡丹园、桃花园、观鱼池等景点。
9、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园内亭、台、楼、阁建造奇巧,名花异树四季争艳,鱼池、石舫、假山、奇石等点缀其中,更有微缩的“关中八景”布于园内。年靖国军司令部曾设于此,年始杨虎城将军主持陕政在此居住,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也曾亲临此园,使其更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园内还有烈士墓及纪念碑。
11、孟店民宅
孟店民宅建筑古朴典雅,高台石阶,曲屋连属,具有浓郁的南方建筑风格,其间琳琅满目的砖、木、石雕刻,内容丰富多样,工艺精湛,喻意深远。曾有许多影视单位前来孟店民宅选景拍摄,如:年,张艺谋、巩俐、葛优等在这里取景拍摄了电影《活着》;陈道明、李琳等在这里和附近的新民村搭景拍摄《桃花满天红》;赵雅芝也曾在这里拍片。
如果有一座古城让我心心念念,那一定是咸阳!
来源:咸阳日报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白癜风专家李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