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新时代薪火永相传——“献礼建党周年”原创音乐展演暨京津冀地区歌曲创编人才高级研修班成果汇报演出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启动。
群山环绕的霞云岭乡堂上村,一面平方米的巨幅党旗竖立在山脚下,这里正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创作地。冒着呼呼的冷风,研修班的几十位学员和北京军旅之声合唱艺术团的艺术家齐聚于此,用歌声诉说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美好祝愿。
“很多人都很熟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但并不知道这首红色经典的诞生地点。”本次活动艺术总监、中国民协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主任郑君胜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河北作曲家曹火星创作。年,他随群众剧社到堂上村进行抗日宣传,白天书写抗日标语,晚上进行歌曲创作,这首歌就是在这里诞生并传唱出去。
原创音乐佳作献礼建党百年
放歌新时代薪火永相传——“献礼建党周年”原创音乐展演现场王军国摄
在经典红歌诞生地唱红歌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由北京军旅之声合唱艺术团演唱的《党在前面》拉开了音乐展演的序幕,随后《永远跟着你》《红船摇啊摇》《青春中国我最牛》《好一朵腊梅花》《党啊,我爱你》等原创歌曲一首接一首,掀起了一阵阵高潮。在红色历史感、现代创新感和青春活力感交织的舞台上,众多的歌手或欢快,或沉稳,或优雅,或清爽,以嘹亮而独特的歌声倾诉对党的炽热情感和对建党周年的美好祝福。
据了解,与其他红色歌曲展演不同,本次展演的一大特点就是除了合唱艺术团演唱的曲目外,所有作品都是研修班学员几易其稿的原创作品,“这次展演为红色原创音乐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注入了创新的血液。”研修班学员都是来自京津冀地区的作曲家、制作人、录音师、歌词作家、歌手,囊括创作、编曲,配器、制作等多个环节,平均年龄都超过四十多岁。
原创音乐的灵感来自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刻认知。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2月初,培训班团队专门在堂上村做了一次互联网在线VR全景云采风,分布在北京、天津及河北的研修班学员通过网络来探寻堂上村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深厚的历史印记,以激发创作力。学员创作的原创作品经过定稿后,也会通过云技术进行展示和呈现。
继承红色音乐血脉不断注入创新力量
放歌新时代薪火永相传——“献礼建党周年”原创音乐展演现场王军国摄
“是你在南湖点燃了曙光,是你走遍了山河播洒理想,是你把我们领上幸福的路,是你在十月收获金黄……”中国航天太空音乐创作室主任、词作家赵世欣是此次音乐展演活动的台词撰稿人、文学撰稿人,歌曲《永远跟着你》正是由其作词。
赵世欣同时也是研修班的学员,他告诉记者:“这首歌的歌词产生很快,因为我对党的历史、军队的历史了解比较多,从上海的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的红船,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所有的历程我都比较熟悉,在创作过程中,这种对党的情感,对我们新中国走向无比美好的未来的期望,都是自然的内心流露。”
汇演作品中的《青春中国我最牛》和《好一朵腊梅花》由研修班学员、石家庄市井陉县文联主席马佶作词作曲。
“今年是牛年,又是建党一百周年,国家越来越强盛,为了避免《青春中国我最牛》与其它歌曲同质化,我在创作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用欢快活泼的曲风把青春中国的自豪感唱出来。”马佶说。
歌曲《好一朵腊梅花》委婉抒情,旋律采用井陉拉花音乐元素,歌词通过对腊梅花特点和性情的描写,寓意抒发对恋人的钟爱、非遗的喜爱、家乡的关爱、祖国的热爱、党的敬爱。
在马佶看来,腊梅花生于寒冷中却不畏寒冷,悲而不弃,坚强不屈,刚柔并济,这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成长、发展的精神理念是共同的,“它不仅是一个爱情歌曲、爱家乡的歌曲,它还是一个爱国爱党的歌曲。”
“党啊我爱你,你像太阳照耀我,我像小树苗心向你;党啊我爱你,你像母亲关爱我,我就像儿女热爱你……”研修班学员、保定市望都县文化馆原馆长王振庄是《党啊,我爱你》的曲作者,他告诉记者:“我作为党培养多年的党员,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歌曲就是我的心声。”
放歌新时代薪火永相传——“献礼建党周年”原创音乐展演现场王伟杰摄
本次展演活动是京津冀地区歌曲创编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成果展示,培训班团队和学员从1月份的线上培训到历时三个月的精心创作,打磨呈现出了一台精彩演出。本次展演活动由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主办,房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协办,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提供支持。
图文王伟杰
转自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