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燕赵传奇
声明:致力于新闻资讯的及时传播,每篇转载文章都将在文前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所有者于后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支持!
上尧山、出顺平、过望都,游走山水之间,徘徊城郭内外,追随圣贤一路向前,又一座古城近在眼前。经过童年的甘苦,少年的磨砺,此时,翩翩少年郎已变成大人样,打从这里,青年唐尧开始励精图治修身治国,成就了千古英名惊天伟业。
保定唐县的名字很有来头,他是唐尧年轻时的封地,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先来说说唐县的水,在这里,一条多公里的河流蜿蜒流淌,贯穿全境。这条河发源于山西省灵邱县的高氏山,一路奔流,穿越涞源县从唐县倒马关乡黑龙洞沟进入唐县,因为流经唐尧故地得名唐河。
再来说山,从唐县倒马关到二道河长约50公里,弯弯曲曲,峰回路转,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景观。倒马关至黄石口,两岸为阜平群片麻岩,岩石坚固耐风化,山体雄伟圆滑;黄石口至二道河,两岸为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岩石较易溶蚀崩塌,山体奇险陡峻,成为岩溶峰丛和峰林。峡谷耸立,林木繁茂,素有唐河百里画廊的美誉。
除了好山好水,唐县还有一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特产,雅石。由于唐河不停地冲刷着河谷,留下了大量文采华丽,纹路精美的雅石,当地人称“唐河彩玉”或“唐河彩石”,具有和和田玉类似的质地。最近十几年,到唐河河谷淘金的雅石爱好者越来越多,唐河彩玉的收藏价值也越来越高。据说唐河彩玉的图案,就像尧帝母亲的彩衣,华章锦绣,万种风情。
尧帝封诏,五岳名山缘何更名大茂?
命运多舛,恒山主峰因何西迁浑源?
这山、这水、这石、这景,老天爷在创造唐县这个地方的时候,仿佛格外用心,不仅有大写意,还有工笔描,庆都山、清虚山、西胜沟、大石峪……这一处一处的布局,一笔一笔的勾画,叫人从古到今都看不够。这其中,还有最令人叫绝的一处,它在哪里呢?
它就是位于唐县和曲阳县边界的大茂山,这座山是尧帝时期诏封的北岳恒山,从先秦一直到明朝正宗的北岳恒山的主峰,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五岳之一。
说来可悲,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为了当上儿皇帝,把恒山以北的燕云十六州出卖给契丹,也就是后来的辽朝,因此,这座正宗的北岳恒山,就变成了宋辽界山,还给弄了个俗名,叫大茂山,于是后世就弄不明白北岳恒山原来在这里。
从明朝开始,山西的一些文人就硬说浑源县的玄武山才是北岳主峰。要求皇帝把祭祀北岳的北岳庙从河北省的曲阳县迁到山西浑源,遭到朝中一些大臣的批驳,他们认为山西人伪造历史,没有根据。并拿出证据,历代正史的地理志中,都明确记载着北岳恒山在直隶省,山西文人的发起的这场“争峰”闹剧,在明朝不欢而终。
要说这山西人也是够执着的,在明朝没弄成的事儿,他们还一直惦记着。清军入关以后,顺治皇帝架不住这帮文人的一通忽悠,竟真的下了诏书,把祭祀北岳的庙祠从曲阳县改到了浑源县,从唐尧时期就在河北的恒山主峰,就这么着稀里糊涂地被挪到了山西。
河北人至今还把这座历史文化名山叫大茂山。其实,它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北岳恒山。是唐尧黄帝的封地。甚至是唐尧皇帝最早诏封的五岳之一,这里至今还留有众多的古迹。
位于唐县城北75公里处著名关隘倒马关,地处古北岳恒山东麓,汉代以前名叫恒山关,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尧帝就是从这里南下北上,巡视天下。明清以来它与居庸关、紫荆关合称“内三关”。因为这条峡谷悠长,因此倒马关分上下两城,关墙十里,倒马关南山坡上现有明长城。隔河相望的东北,西面山梁上有烽火台五座。北宋时期杨家将代表人物杨延昭就曾经据守在这里,西山梁上分别有六郎碑和令公庙。这里山青水秀,海拔较高,盛夏空气凉爽,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人杰地灵这个词听起来有些老套,用在唐县身上还真不为过。这里的灵奇秀巧自不必说,古往今来,还出过不少名人,往近里说咱们都知道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都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往远里说,四千多年前,当尧还不是尧帝的时候,曾经受封于此。
这件事咱们打从起跟里说,想当年,尧帝的父亲帝喾去世后,把帝王的位子传给尧帝的哥哥挚。挚继承帝位以后,一纸调令,把当时还叫放勋的弟弟尧从山东定陶召会了唐县。放勋在山东干得好好的,为啥要大老远的往回调呢?
这是因为,尧帝是个大孝子,非常孝敬母亲,父皇已经仙逝了,所以他向哥哥要求,让他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守护他的母亲庆都,为辛劳一生的母亲尽孝。
这位放勋太子,到了他的封地唐县,如鱼得水,他孝敬父母,与当地的百姓同甘共苦,他还不断创造先进的农用工具,和当地人一起发展农业,治理水患,修筑水利,协调当地民众的各种矛盾,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
与他相对照,他的哥哥帝挚在部落联盟总首领的位置上干了八九年,却政绩平平,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重归故里,放勋如何施展才干取信百姓?
接受禅让,唐尧怎样治国安邦造福一方?
在多年前的部落联盟时代,帝王可不象后世的皇帝那么八面威风,骄奢淫逸。那是个苦差事,是名副其实的公仆。一方面,得长袖善舞,会协调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得有真才实干,能带着大家发家致富奔小康,同时事无巨细,张家长李家短的家务事,也得呼噜得服服帖帖。而且,干的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要是不能干,大家伙不会给您留情面,自己个儿呢,也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尧的哥哥帝挚在管理天下的过程中,就落到这么一个尴尬的境地:
各部族首领觉得这个挚没什么大作为,都和唐尧放勋亲近了而疏远挚。帝挚做了九年帝王,觉得挺吃力,越来越没自信,于是就亲自率领官员到唐县,当着文武官员及各部落长老的面,表示要让位给弟弟放勋。公元前年,挚在唐县举办的“禅让”仪式,放勋即位,帝号尧,因初封于唐,就以唐为朝代号,后世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
唐尧在伏城建都城。后因为水患,把都城迁到山西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
唐尧即位后,为政勤慎俭朴,定历法,施德政,抗天灾,建国制,选贤能,政绩卓著。成就了唐尧盛世和一代贤明君王的不朽历史。
哥哥贵在自知,君子雅量,弟弟呢也的确是才干超群,功高盖世。唐尧上任以来,真抓实干,百姓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简直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虚虚实实,把各种功劳一股脑记到了他的账上:
《淮南子·本经训》有这样一段记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尧帝时期,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把庄稼草木都烤焦了,给老百姓带来一场大饥荒,同时呢,各种猛兽、虫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御使尧帝就委派一位叫后羿的射手,带领安全部队,将那些野兽杀死,并射落九日。维护人民的安定。
人们对尧为民除害的举措十分感激,所以称他为天子。羿射九日是神话,不过其中称颂尧“兴利除害,伐乱禁暴”的意思,确实是推崇帝尧安邦治国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显赫。
作为一颗闪亮的政治明星,几千年来,各路粉丝们对唐尧的敬仰之情也是滔滔不绝,从未停歇。和偶像相关的一切,都成了后世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