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知识
什么是中暑:高温可以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在烈日下曝晒或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等症状时为中暑先兆,经阴凉处短暂休息,补充水和盐后,在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在气温骤升及温度亦高时,中暑极易发生,尤以产妇、老年人、体弱或慢性病患者多见。除有中暑先兆的表现外,尚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上)、皮肤灼热、恶心、呕吐、血压开始下降、脉转细速等表现,而在数小时内能恢复者为轻症中署。除上述症状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一日内不能恢复者为重症中暑。
如何预防中暑1.出行躲避烈日。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3.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发生中暑要如何处理1.早期处置:头晕、头痛、耳鸣、恶心、无力、口渴等是中暑的早期症状,发现后首先应该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处,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2.对症治疗:体温升高者,用冷水擦身,以帮助散热;有头昏、恶心、呕吐和腹泻,可服用藿香正气丸;有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3.重症处置:发现重症中暑,在进行紧急医院进一步治疗,其治疗原则为:采用冰浴不断摩擦四肢,进行物理降温,同时还可采用氯丙嗪药物降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特殊人群中暑防治
宝宝中暑预防两招
招数一: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如遇高温天气,尤其是每天的中午和午后(11~14点),尽量减少带宝宝外出,并合理安排宝宝午睡的时间,饮食宜清谈,多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每天勤洗澡、擦身;
招数二:如遇带宝宝参加野外活动、外出旅游或观看露天体育比赛,一定要带上防暑工具,如遮阳伞、太阳镜等,不要让宝宝在太阳下长时间曝晒,并注意到阴凉下休息。
宝宝中暑处理
尽快将宝宝移到阴凉处,脱去宝宝衣物,注意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
把中暑的宝宝放在凉席或冷毛巾里,用毛巾沾凉水替宝宝擦拭降温,或放进有凉水(不是冷水)浴盆里帮助降温;
每隔10到15分钟给宝宝喝一些清凉饮料,宝宝的饮料不能含咖啡因;但宝宝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尽快地让宝宝的体温降下来,但是要小心不要降得太低。假如体温又上升,再重复前述降低体温的动作;
可以用电扇及空调等降低环境温度;
如果效果不佳,医院或专业人士求助。
宝宝中暑处理的误区。
误区一:过量饮水,中暑后须大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过量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宝宝大汗淋漓,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的大量流失,严重时还会引起抽风现象。如此便是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少量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毫升为宜。
误区二:过量进食,中暑后不能让宝宝吃油腻腥的食物,过多的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正确的做法是:应尽量让宝宝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东西,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误区三:冷食伤身,有的父母发现宝宝中暑后身体很干渴,特别爱吃冷饮和瓜果类食物,就满足了宝宝的要求,让宝宝大吃特吃。其实这样做对宝宝的身体有害无益,因为中暑后这两样东西都不能多吃,因为凉性食品会损伤宝宝的脾胃。正确的做法是: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
产妇中暑怎么办?炎热夏季,尤其在湿度高、居室通风不良时,体弱的产妇很容易中暑。中暑初始,产妇出现口渴、恶心、头晕、无力、心慌胸闷、多汗、尿频等症状,这时如能解开衣服,移到通风凉爽地方,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症状可以缓解;
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会进一步恶化,表现为体温上升、面红无汗、皮肤干燥、全身满布汗疹,严重者体温可高达40℃以上,说胡话、昏迷、呕吐、腹泻、脉快而弱、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发现产妇中暑,首先要迅速采取降温措施,争取短时间内体温降至38℃左右,可用冰水(或井水)加酒精泡湿全身,在头部、腋部、大腿根部放冰袋,用风扇、室内洒凉水、放冰块降温,也可同时静脉点滴,补充体内丢失的液体,血压低者加用升压药物。
产后中暑的关键在于预防,破除旧风俗习惯,注意居室通风,衣着适度,出汗多时多喝含盐饮料、吃西瓜等,保持尿液淡黄色,每昼夜尿量在0毫升以上。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片等。
老人中暑怎么办?盛夏炎热季节,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预防老人中暑
家中要备足清凉饮料。
注意膳食调理。夏季老人饮食应尽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每天中午最好有1-2小时的午睡,家人要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
度夏前应请医生检查一次身体,及时治疗原发性和并发性疾症。
平时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以减少中暑的可能性。
高温天气生活常识
空调温度越低越好吗?
天气炎热,不少人在家中把空调的温度设置得很低,事实上,过低的气温对身体无益,会因为室内外巨大的温差而造成受凉,增加疾病的危险性。
正确的做法是:将居室的温度保持在25~28℃之间,适当让气温有所改变,但幅度应控制在3℃左右。
洗冷水浴会更凉快吗?
大汗淋漓时,不少人会选择“快速冷却身体”的冷水浴,这种方法同样不可取,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略高于体表温度的温水浴,浴后会感觉身体更加舒爽。
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吗?
酷热天气下,一些人衣着很少,甚至打着赤膊,认为穿得越少越凉快。研究表明,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正确的做法是:越是暑热难熬、气温高过或接近体表温度时,越应该穿吸汗的衣服保护自己。
夏季饮食要注意些什么?
1.吃饭要吃新鲜的,最好现吃现做,剩饭菜不但营养成份降低,即使加热亦不保险,因加热只能杀灭一般细菌,有些细菌的芽胞可耐高温,有的毒素仅加热是破坏不了的,如烂菜可以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中毒。霉变粮食及油料中的黄曲霉素,可以致癌特别是肝癌,均不是加热就可以清除的。
2.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正规来源,生产日期,保持期,不吃过期食品,不随便捡拾和食用野菜、野果及野生蘑菇,以免引起中毒。
3.冰箱冷藏室室最好保持在10℃以下,取出的食品室温放置久了(2-3小时以上)不要再吃,因夏季室温较高,是微生物生长和产毒的适宜温度。
24小时急救
最后再告诉大家
一个防暑降温秘诀
供稿:宣传科编辑:曹艺潇、安亚娟审核:武晓华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