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攻坚战,河北如何打好快看rarr

11月19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坚决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建良介绍了今年以来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以及组织实施-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有关情况。会上,相关处室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全省上下坚持治本攻坚,

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降尘、

控车、增绿等重点工作,

形成了全面发力、协调联动、

群策群力的攻坚态势,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截止11月18日,全省PM2.5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0%;1至10月,我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55,与年同期持平;优良天数天,优良天数比例为60.5%;

特别是今年5-9月份,全省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3、35、32、24、33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结构调整进展顺利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截至10月底,全省完成压减炼铁产能万吨,炼钢产能.75万吨,压减煤炭产能万吨,淘汰火电产能50.6万千瓦;

实施停产水泥产能.3万吨;

停产焦化产能万吨;

停产平板玻璃产能万重量箱;

省定18家重污染工业企业全部完成退城搬迁改造;

全省新排査发现“散乱污”企业家,完成整改家,基本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在能源结构调整上

截至11月7日,全省共计完成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万户,完成洁净煤配送.69万户、.26万吨,完成型煤炉具配送96.71万户;

取缔散煤销售网点家;

淘汰燃煤锅炉台蒸吨,完成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台.2蒸吨,完成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提升改造台.7蒸吨。

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上

截至10月底,全省完成地方铁路货运量3.93亿吨,开通多式联运线路29条,完成多式联运集装箱班列22.86万标箱,累计建成港口高压岸电29套,推广新能源汽车6.44万辆标车。

开展打击黑加油站点行动,累计查处黑加油点座、非法流动售油车辆,收缴油品.8吨;

全省年7月1日起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标准。

在用地结构调整上

截至10月底,全省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地个,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个,安装PM10在线监测系统个;

完成工业企业料堆场改造家,治理修复绿化露天矿山迹地处,停产整治露天矿山家;

全省设区市、县级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分别为89.9%、85.6%,均达到省定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目标。

重点举措保障有力

着力实施差异化管控

研究制定31个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分级管控绩效评价指标和9个其他行业绩效评价指标,针对5.56万家涉气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清单,对40个高排放、高污染重点行业的2.2万家工业企业,分级提出差异化管控和应急减排要求。

组织生态环境、发改、商务等部门对国家和省重点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出口型企业逐一核查评定,建立了涉及个项目(企业)的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严防生态环境领域“一刀切”。

着力强化督察执法

坚持督政与查企相结合,常态化开展专项督察执法。

先后组织对散煤复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情况专项督查以及蓝天保卫月驻点帮扶等,持续开展大气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累计检查企业10万多家次,查处并督促整改涉气环境问题5.8万多个,有效地解决了一大批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对生态环境部强化监督和定点帮扶交办我省的个问题,督导各地按时完成整改销号。

突出考核问责

对年度考核优秀的衡水等9个市和沽源县等10个县给予总计万元资金奖励。

对未完成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年均浓度排名全省后三位的唐县、顺平县、滦平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问责。

对-年秋冬季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问题突出的保定市、廊坊市和定州市,以及唐县、望都县、保定市清苑区、霸州市和廊坊市广阳区政府主要或分管负责人予以责任追究。

坚持每月通报考核,对5个设区市政府和79个县(市、区)党委或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对11个县(市、区)实施区域限批,1至9月份共奖惩市、县资金万元。

着力加强能力建设

建成省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已具备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预报、重点排污企业监控、移动污染源监控、网格化监管、远程执法等功能,接入国控、省控、乡镇、港口、园区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个,企业家,秸秆禁烧监测点个。

全省纳入网格化监管的企业达到6.8万家。

同时,设立“大气环境突出问题举报平台”和“大气环境问题曝光台”,加强社会监督,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打好6大攻坚行动

为实现到年打赢蓝天保卫战

打下坚实基础

就要打好6大攻坚行动

1

大力实施去产能和退城搬迁攻坚行动

加快破解“污染围城”和传统产业治理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统筹运用政策、标准、金融等措施,加快压减退出过剩产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同时,严格控制传统产业新增产能,对产业集群进行升级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环境治理和能耗水平提档升级。

2

大力实施清洁取暖和散煤清洁替代攻坚行动

清洁取暖,特别是气代煤电代煤是解决散煤污染的最有效路径,据测算,“双代”对PM2.5浓度改善贡献率达到40%以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在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前提下,进入采暖季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严防清洁取暖工程覆盖地区的散煤复燃,持续组织开展打击劣质煤销售行动,严格禁止和查处散煤流通使用。同时,继续推进35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治理。

3

大力实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攻坚行动

重点是巩固“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成果,保持严惩严治高压态势,严防“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继续加力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力实施工业炉窑专项治理,对涉VOCs排放企业实施全过程治理,全链条管控,严防跑冒滴漏。同时,加快出台更加严格的工业炉窑、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地方排放标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清理无证排污单位,严厉查处无证非法排污行为。

4

大力实施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大力推进“公转铁”和海铁联运,禁止汽车短驳集港等变通行为,大幅减少重型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建立重点用车单位常态化监督检车制度,加强城市和主要物流货运通道排放监测点建设和路检路查,对超标柴油车及所属企业,实施黑名单和信用惩戒制度。同时,加强非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和成品油市场整治,集中打击和坚决清理取缔黑加油站点和流动加油车。

5

大力实施面源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坚决落实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治理达标验收八条要求(施工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两个全覆盖”、扬尘达标排放、土石方湿法作业、结构施工作业区目测尘高度小于0.5米、设立专职扬尘管理员、工程主体作业层防尘网全封闭,建筑物内干净整洁无敞开堆放垃圾),全面强化扬尘面源污染管控。持续推进矿山迹地绿化修复,加快停产矿山达标整治。全面禁放禁燃烟花爆竹,实现烟花爆竹常态化禁放禁燃。

6

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

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涉气污染源做到全覆盖。指导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应急响应实施方案,在已经公布的第一批正面清单基础上,启动第二批正面清单筛选,对纳入正面清单的项目和企业原则上不停产、不限产、不打扰。加强与周边省市会商,密切对接协作,大力推进区域协同治污、联动减排。加强联合会商,提前预报预警,最大程度“缩时削峰”。

这5项保障措施

确保秋冬季攻坚行动各项举措有效落实

1

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对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达不到时序进度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城市及时通报预警,公开约谈;对秋冬季空气质量恶化、推进重点工作不力的,坚决严肃追责问责。

2

加强政策支持

按规定落实气代煤电代煤运行补贴政策,居民“煤改气”采暖期天然气门站价格不上浮,实行采暖用电销售侧峰谷电价,采暖用电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谷段输配电价减半执行。对通过超低排放改造验收的企业,执行差别化应急减排措施。

3

加强执法督察

组织开展大气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加大对“散乱污”企业整治、油品质量监管、柴油车尾气排放抽查、扬尘管控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响应措施落实情况监管力度,组织开展新一轮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对重点地区开展专项督察和解剖式驻点帮扶,督促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

4

加强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年底前完成各城市高新区、重点工业园区及港口、机场等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完成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形成遥感监测、定期排放检验、入户抽测数据国家-省-市三级联网;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加快配备便携式大气污染物快速检测、VOCs泄漏检测等设备,提升一线执法技术水平。

5

加强宣传报道和公众参与

加强新闻发布、政策解读和新媒体宣传,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切。完善大气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台,对典型大气环境违法案件、群众反复投诉、社会







































白癜风308激光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duzx.com/wdqs/fzqs/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