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暑假,我校组织开展了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了校院两级实践队伍,其中校级重点队28支,校级小分队77支,河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踊跃参与其中。目前,各实践队伍已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任务,材料的收集评审工作也基本完成。为了展示各队伍的实践成果并进一步巩固其育人成果,总结分享优秀实践成果,本着评优择优,成果共享,交流提升的原则,校团委决定举办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队路演表彰活动。
各类实践队介绍如下:
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外国语学院
——七十华诞逐梦阜平
保定市阜平县地区
建国七十周年发展历程及前景研究
恰逢祖国母亲七十周年诞辰,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七十华诞,逐梦阜平”社会调研团队于年7月6日至7月12日对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七十年发展历程进行了相关社会实践。
在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朱磊老师、团委书记陈亚洲老师的带领下,调研团队一行17人驱车前往阜平县。本次实践,我队采取了科学的调研方法,以“县——镇——村”三级调研为平台,分小组进行了走访、调研、支教、整理图文材料等多个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调查。本次实践历时一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阜平地区七十周年来各方面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第一张照片是走访组访问阜平县文化局专员张曙红先生时拍摄的。张曙红专员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角度为小队成员细致讲述了阜平县的发展历史。
第二张照片是走访组访问当地抗战老英雄时所摄。老英雄英气不减当年,谈起曾经的战斗经历,白发的他又燃起了昂扬的斗志,奋斗沙场、报效祖国的豪情再次荡漾于心间。老英雄真挚倾诉,并表达了对祖国的未来一代真挚的祝福与期望。
第三张照片是支教组于基地对阜平县中小学生进行教学时所摄。小组成员在为他们进行授课时融入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色,充分发扬了兴趣的作用,寓教于乐,让当地同学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用镜头记录乡村变化、用笔尖阐述动人事迹,是调研团队的责任,切身走访、实际调查,是调研团队的根本,亲身体会革命老区改革历程,结合当地实际、提出行而有效的精进方案,是调研团队的义务。十年磨一剑,河工外院学子情系阜平。用山区新貌,为祖国七十华诞献礼。
化工学院
——化工支教队
承德市围场建国70周年精神大发展——爱国精神,阅读精神,教育精神的调研
年七月九日,化工支教队前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黄土坎乡就四方面展开实践工作。
一、青春逐梦,爱心护航:走访当地留守儿童与化工学院重点帮扶对象,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故事,送去温暖与关爱,并针对性分析,定制个性化帮助方案。
二、深深育人心,浓浓家乡情:采访当地退休老教师。感受他们从黄土坎小学走出去又回到母校的家乡情与爱国情,致敬爱国敬业、不求回报的老教师们。
三、支教之歌,音符传承:教授孩子笛子演奏、葫芦丝、魔术表演、书法、绘画等。同时教授当地教师们吹奏葫芦丝,以便于兴趣特长教学长久开展。
四、献礼祖国七十载,化院深情我传承:扩大扶贫范围,加大扶贫力度,弘扬爱国知识,将热爱祖国精神广泛传播。传承化工学院23年的风雨历程,延续化工人对贫困学子奋发图强、立志成才的美好期许。
马克思主义学院
——星火传递队
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时光飞逝,两个月的暑假时光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星火传递队的成员们在这个炎炎夏日中收获颇丰。本次社会实践,星火传递队走访了河北省邯郸市、保定市、石家庄市等地的红色革命圣地,也走上街头、走进课堂。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从多地多方面体会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之处,感悟到其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不断强大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于传承民族精神现状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努力寻求解决办法。伟大的时代到来,伟大的民族精神定会伴随前行。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星火传递队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的脚步没有停止,我们会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BIAI小队
观文化古城磁县,展中国发展巨变
为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进一步了解这70年来我国的变化,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了“能环学院—BIAI校级重点队”,并开展了以河北邯郸的文化古城磁县为代表的为期6天的以“观文化古城磁县,展中国发展巨变”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小队成员深入了解了磁县在这70年来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并进一步了解了民众生活近年来的变化,我们听到了民众的心里话,更认识到眼前生活的来之不易,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于心。我们小组的调研活动紧跟时代主题,凸现学校对祖国发展的重视以及小组成员对这次调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次调研总结,希望大家对我们小组的丰硕的劳动成果投上一票,期待大家对我们的认可!
国际教育学院
——雄安小队
纪念建国70周年“雄安之变”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希望我们作为祖国最新鲜的青年血液,真正走在国家最迫切渴求的前线地带。
在活动中,我们走访入驻雄安的企业十余家,与二十多位创新研发人员交流,了解并与技术人员讨论当地科技企业的最新研发成果,渴望助力孪生城市、5G、无人机、人工智能结合项目、服务型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在雄安的新突破。
我们通过视频形式记录雄安的新型智慧生活,在市民中心体验无人超市、智能服务型机器人等,记录群众美好生活变迁,以及基础设施等惠民服务建设的巨大进步。探查雄安生态建设项目,千年秀林计划,白洋淀“华北之肺”复苏计划。
我们利用微博、抖音等大热的网络平台,以文字、vlog、小视频等新兴形式宣传雄安新貌,记录新时代的美好故事,街头视频采访十余名当地居民。从人文文化、经济发展到民生生活等角度,对雄安70年来,新貌变迁的记载与宣传。完成了一份雄安宣传册。
经济管理学院
——守望者团队
探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此次调研中,守望者团队深入调研地区实地调研,走访了当地旅游局、民政局及周围居民,了解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当地环境保护的相关方针政策;实地考察了尚海林、七星湖湿地、防沙治沙示范区等林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深入了解了塞罕坝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通过此次调研,守望者团队与当地单位畅谈生态建设,建立了良好的帮扶互助关系,商议共同建立具有塞罕坝特色的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帮助塞罕坝今后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守望者团队同各级媒体取得联系,运用全媒体、多样化报道手段,共有20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使更多人了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