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控诉”:孩子迷上手游,数学成绩下降了
由于年上半年的疫情,我接触了很多居家学习中因手机游戏无节制而影响学习,甚至还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孩子。其中就有一位我所在学校的初一学生小晨(化名)。小晨最近在家迷上了玩手机游戏,本来学习还不错的孩子,网课也不好好听了,作业有时也不写,甚至数学课根本就不上!这几天还和妈妈大吵了一架!小晨的爸爸通过电话联系我。虽然隔着电话,但我还是能从小晨爸爸的“控诉”和愤怒的语气中,想象到他无比焦急的神情,感受到他十分生气但却无能为力。原来,小晨的爸爸在外工作,一直是妈妈照顾小晨。最近刚刚数学小测,结果孩子成绩下降很多,妈妈批评小晨玩手机无节制,责怪他不好好学习才导致成绩下降。小晨却和妈妈喊了起来,甚至差点动起手来。爸爸表示,在孩子不沉迷游戏之前,是很用功的,现在的退步都是游戏造成的!挂断小晨爸爸电话,我回想接触的很多为孩子而咨询的家长们,都不约而同将责任归咎于手机游戏,于是一味控制孩子,要么时刻监督,要么到处藏手机,结果不仅没有帮助孩子戒掉游戏依赖,还把亲子关系弄得非常僵。但是,我却更加好奇:孩子为什么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却对手机游戏那么痴迷?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他是否遇到了困难?我决定和小晨聊一聊。孩子抱怨:父母只知道批评,根本不理解我
在征求了小晨的同意后,我们接通了电话。起初,电话那头的小晨带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不太爱说话。我明白孩子自我保护的心理,认为我和家长一样,都是来批评教育他的,没有人愿意感受他的感受。于是我们展开了以下对话:我(表达理解)小晨,其实老师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和感受,老师相信你其实是愿意好好学习的,但是爸爸妈妈却没有看到你真实的内心。
小晨(激动,带着哭腔)嗯!他们就知道骂我,我考得好的时候呢!从来不说夸我!
我(共情孩子感受)老师感受到小晨很委屈,自己考得好的时候得不到爸妈的肯定,考得不好的时候却被爸妈骂,但那不是你的本意啊!
小晨(更加激动)对呀!我也不想考成不及格,他们根本不理解,就知道批评我!
小晨(带着一丝愤怒)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我真的学不会数学,老师上课我都快听不懂了......
我明白小晨的愤怒来源于——不仅自己的上进心和努力被父母否定、忽视,而且被认为是不想好好学习,不努力学习。和小晨聊到这里,突然想起自己刚当班主任时,也这样误会过自己的学生——常常只看到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例如:上课或者作业不再认真),于是便给孩子冠以“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的帽子,不知不觉中打压了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反而更没有力量认真学。那时的我忽略了并不是孩子不想努力,只是他遇到了困难,阻碍了他的脚步。现在想来,当时的孩子得多委屈。而现在,我坚信每位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都是想学好的,也一定是可以学好的。与孩子沟通:同理孩子情绪,引导解决方案
因此,我继续同理他的情绪,并肯定他的上进心:
我(同理并肯定)老师听出来小晨有些生气。但老师相信你是有上进心的,也是努力学的,只是遇到了困难,一时解决不了。
小晨(平静愿分享)嗯,其实我试了一些方法学数学,但是就考不好,上课也听不懂,一听就头疼,就不想听了。
这时的小晨平静了很多。听着孩子的表达,我也就理解了孩子为何会沉迷手机游戏——他是在游戏中寻找成就感。而这是在学习数学时体会不到的。其实,如果我们愿意去了解游戏设置就会发现,网络游戏的每一关设计都有着吸引人的魅力。每过一关,游戏都会自动弹出“你真棒!”“welldone”“加油!”等肯定性语言来赞扬游戏者,或者赠送某些游戏装备来激励游戏者继续通关。而这些,让每一个玩游戏的人都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被游戏所吸引。心理学讲,人在一处不能获得的,一定会不断寻找在另一处弥补。如此说来,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些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的学生,为何会沉迷游戏,因为游戏能够弥补他获得不了的成就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小晨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反正我也学不会了,干脆不学了。孩子在一次次尝试失败后,往往会习得性无助。因此,接下来我需要让小晨一点点重拾“能学会,能学好数学”的信心。我(给信心)小晨,你说你学不会数学了,这次还考得不及格,但是,学不会为什么不是考零分呢?你都做了什么让自己不至于考零分呢?
小晨我就是把基础题都答上了
我(赶忙鼓励)能把基础题都答上,那说明小晨的数学基础还是不错的!
小晨(微微的笑声)嘿嘿嘿……
我(继续问)那你觉得自己稍微再努力一下,可以让数学再提高多少分呢?
小晨(透出一丝坚定和自信)10至15分吧!
我10至15分!老师都感受到你的自信啦!那你要具体怎么努力才能让自己提高10至15分呢?
小晨(肯定地说)我要多做题。
我(肯定+引导具体计划)嗯!小晨想的办法很好。那你打算每天做多少道题?做哪些题呢?
小晨(透出一丝决心)我想把我之前做错的和不会做的题先做会,每天5道!
我(鼓励)老师发现其实你很会学数学,这个方法也是学习其他科的好方法。老师相信,通过你的不断练习,一定会有收获的!
小晨(更有力量)嗯。
我们愉快地挂了电话。
相信孩子、用对方法每一份鼓励都能给他无限力量
和孩子的沟通有了进展,我又就小晨的情况和家长做了交流。详细向家长传达了孩子渴望被认可和表扬的愿望,希望家长能多